慈善救助讓17名孤殘兒童重獲新生
2009-02-19 14:01 來源: 深圳特區(qū)報 【字號:大 中 小】
寶安區(qū)慈善會捐助的器械成為殘疾兒童喜愛的康復教具。 通訊員 李光裕攝
?。苍拢保度?,記者在寶安社會福利中心采訪時了解到,從去年初至現在,福利中心又有17名患有唇腭裂或先天性心臟病的孤殘兒童成功完成了手術康復治療,其中14人已被國內家庭寄養(yǎng),3人已被涉外收養(yǎng)。福利中心陶主任告訴記者,是寶安區(qū)慈善會為這17名幸運的孩子提供了21.6萬元的全額手術費用,讓這些棄嬰病童重獲新生,擁有了美好的明天。
現在剛剛1歲9個月大的男孩寶龍海,在2007年5月出生時,因患先天性雙側完全性腭裂、吮吸和呼吸極度困難被父母遺棄。2008年7月18日,寶龍海在深圳市兒童醫(yī)院接受了雙側完全性腭裂修復術,術后在福利中心醫(y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現在恢復得很好?,F在寶龍海不僅進食順暢,呼吸道功能改善,而且學會了說話,成了寄養(yǎng)家庭中人見人愛的可愛寶貝。
3歲女孩寶沙妙2006年3月被送到福利中心時奄奄一息,經診斷是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這種患兒平素易反復罹患肺炎且生長緩慢,這是小兒心臟病中最常見的,主要是胎兒時期心臟血管發(fā)育異常而導致畸形,患兒常在出生后數周或數月夭折。但若能得到準確診斷,并及時手術治療,大多數可改觀或治愈。2008年2月27日,寶沙妙在市兒童醫(yī)院接受了膜周部修補術,術后恢復良好。
記者每次看到有棄嬰(童)被送到福利中心時,總是在揪心,總要為那些有著不幸的孩子在擔憂。但是,在看到患兒得到社會各界的救助,手術后獲得新生,或被國內外家庭收養(yǎng),或被寄養(yǎng),又以普通孩子的身份順利融入社會時,又不禁感嘆,大難之人必有大福。寶安社會福利中心保育部的蔣部長為記者提供了由慈善會捐助的17個孩子實施的23例手術的詳細清單及手術前后的圖片資料。記者看到,現在的唇裂修復手術可謂巧奪天工,手術后的孩子幾乎看不出痕跡,做過心臟病手術的孩子可以說與正常孩子沒有什么分別。
為了讓慈善救助資金產生最好的效益,寶安社會福利中心對所有收養(yǎng)的病患兒童進行了篩查,并選派有特別醫(yī)護經驗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此項工作。最后確定寶龍海、寶沙妙、寶觀益、寶富貴、寶松飛、寶公修等17名具有手術適應癥的孤殘兒童參加手術治療。從2008年初至今,整整一年,經過醫(y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護理,23例唇裂修復及先天性心臟手術全部獲得圓滿成功。術后,17名孩子不同程度地恢復和矯正了外觀畸形或功能障礙,為其更好地融入社會做好了必要的準備?,F在,這批幸運的孩子中,寶觀益、寶公修、寶龍姿已分別被美國和瑞士的涉外家庭收養(yǎng),其余14個孩子現在分別寄養(yǎng)在西鄉(xiāng)、福永等深圳普通人家庭當中,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定期回訪探望。
編輯: 王丹丹
相關新聞
- 寶安創(chuàng)新慈善管理模式慈善助人蔚然成風(19 14:00:14)
- “知心爺爺奶奶”原是鵬城老義工(18 11:47:28)
- 羅湖區(qū)總工會扶助企業(yè)過“寒冬”(17 14:34:07)
- 深圳醫(yī)生再次關愛“女毛人”(17 14:33:36)
- 把關愛行動辦成長盛不衰的活動(17 11: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