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減壓閥就在你手邊
2009-06-16 18:04 來源: 深圳特區(qū)報 【字號:大 中 小】
鄭日昌
簡介
1967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yè),文革期間歷經(jīng)磨難,當過十年采煤工。1985年通過考試受教育部派遣先后在美國教育測驗中心、匹茲堡大學、大學考試中心做訪問學者兩年,以后又去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筆跡學研究所和英國徹斯特大學合作研究各半年,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心理學院任客座教授一年。
歸國后執(zhí)北京師范大學教鞭,率先開設心理測量、心理咨詢課程,并親手創(chuàng)辦以提高國民心理素質(zhì)、促進社會安定和諧為己任的講心堂和北京師大應用心理發(fā)展中心
(記者 馬劍芳 陳相明)鄭日昌認為,碰到煩惱還可以用“滿灌法”,就想“這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又能怎么著”,這個“大不了”就可以消除任何煩惱。
鄭日昌指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職場中,企業(yè)經(jīng)理的壓力主要來自于工作和家庭問題;中層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壓力主要來自個人成就和社會支持因素;而一般工人的壓力主要來自經(jīng)濟和住房問題。
壓力會影響情緒,情緒會影響心理健康,更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工作效率、人際關系,進而延伸到影響事業(yè)、前程、家庭幸福、社會安定等。比如英國的研究顯示,每年由于壓力造成的健康問題,通過直接的醫(yī)療費用和間接的工作缺勤等形式造成的損失達GDP的10%。
因此,職場人士應該學會情緒管理和心理調(diào)節(jié)。學會“知足常樂”,而快樂的公式是“快樂=成功+欲望”,其中的“欲望”受參照系影響。而真正能帶給我們快樂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識:不是事情本身使你不快樂 是你對事情的看法使你不快樂。
此外,心理調(diào)節(jié)則包括:宣泄(合理的發(fā)泄,如大叫)、轉移、幽默(幽默是精神問題的消毒劑,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放松(如聽音樂)、脫敏、滿灌、暗示(暗示自己很幸福很快樂)、代償(學會放棄和接受失敗,或者換個目標)、升華(升華到更高尚的目標,最積極也是最難的方法)、希望(人是活在希望中的,要有信心不灰心,永遠別絕望)、自慰(學會自我安慰)、助人(幫助他人)。
他建議,人們應該學會“納悅自己、 善待他人和接受現(xiàn)實”。而他自己總結出的人生箴言就是:學會辯證認知。例如,“相對論”,學會接納不好中有好的一面(膽小也表明謹慎,小氣的人節(jié)儉,自卑會更謙虛等);“全面論”,這方面不好代償那方面好(如我很丑但我很溫柔,我個矮但我很靈活,待遇不高但老板好等);“發(fā)展論”,現(xiàn)在不好轉化為將來好(如否極泰來,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編輯: 王丹丹
相關新聞
- 深圳關愛行動引進講座 傳授"白領減壓術"(16 18:03:41)
- 心理關愛系列講座獻給廣大市民(15 10:26:04)
- 收集棄用課本 送給災區(qū)孩子(10 14:49:52)
- 采取十項措施積極防治流感(03 15:13:30)
- 深圳市市民情感護理中心正式啟動(27 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