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打工仔想在深圳創(chuàng)辦"農民工大學"
2009-03-25 15:53 來源: 深圳商報 【字號:大 中 小】
張全收希望農民兄弟姐妹有自信有抱負。
張全收希望在深圳辦“農民工大學”。
徐 恬 實習生 張 戈 “凡是找我找工作的,我張全收,全收。”張全收當初是“闖深圳”的普通打工仔,之后他從幫助“老鄉(xiāng)”找工作起步,做起人力資源開發(fā):招收一批農民工到自己的公司,哪家工廠要工人,他就將農民工“打包”過去;暫時沒活干的農民工領取待工工資,并接受培訓。高峰時,公司管理的農民工達上萬人。今年3月,他作為河南省人大代表到北京參加“兩會”。
昨天,記者幾經輾轉采訪到了張全收。他告訴記者,他現(xiàn)在有個新夢想:辦“農民工大學”。他說:“我想在深圳建立全國第一個農民工人力資源中心,培訓和派遣一體化,訂單式培訓,準軍事化管理,讓農民工兄弟擁有自信和抱負,讓他們學會踏進社會、融入社會,讓他們敢把困難踩在腳下?!?/p>
南下“闖世界”
張全收1966年出生在河南駐馬店上蔡縣朱里鎮(zhèn)拐子楊村,這里屬于國家級貧困地區(qū)。由于出生當年家鄉(xiāng)莊稼豐收,父親為他取名“全收”,寓意健康幸福、豐衣足食能統(tǒng)統(tǒng)收下。但張全收出生后并沒有收獲什么意外驚喜,倒是從13歲輟學開始賣冰棍后的十幾年里,把心酸、煎熬和打擊“全收”了:騎自行車賣冰棍,車鏈斷了,人栽進山溝;賣爆米花的生意剛剛有點起色,爆米花的機器意外爆炸;在磚瓦窯廠燒磚沒多久,患上了類風濕關節(jié)炎,刨去掙來的25元,還倒搭進去175的醫(yī)藥費;好不容易做起一家紅火的燴面館,卻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客車運輸生意剛跑出個模樣,接連的事故又讓他告別了車老板的身份;異地經營面館,生意慘淡,妻子又患上腦溢血……
?。保梗梗纺?,張全收來到深圳時,兜里只有不到170塊錢。睡涼席,枕半塊磚,吃鹽水面疙瘩湯,沒有星點菜和油。在河南老鄉(xiāng)幫助下,他在平湖汽車站附近開了一家燴面館,以味美價實贏得口碑。之后,他又搞運輸,積攢了“第一桶金”,開辦了全順玩具加工廠。
幫老鄉(xiāng)找工作“全收”
?。保梗梗鼓陼r,珠三角不少工廠掛出“不招河南人”的牌子。張全收感到辛酸,于是在自己的玩具廠收留了幾十名找不到工作的河南籍農民工。張全收和員工同吃住,沒床,大家一起睡在工廠地板上。
張全收發(fā)現(xiàn),訂單多時,工人忙到連覺都不能睡;訂單少時,工人沒事干,工廠還得發(fā)工資“養(yǎng)”他們。張全收嘗試把廠里員工“轉租”到其他工廠,暫時沒活干的農民工吃住在廠里接受培訓,領取待工工資。
漸漸地,張全收意識到,“轉租”工人蘊藏商機。2004年初,他成立全順人力資源開發(fā)有限公司,在平湖汽車站寫了一個大牌子:“家鄉(xiāng)人找工作,張全收與你搞合作,內廠外廠任你挑,不欺不詐信譽高,若是騙了家鄉(xiāng)妹,怎對家鄉(xiāng)眾父老?!?/p>
“河南人老鄉(xiāng):凡是找我找工作的,我張全收,全收,安排工作不要錢?!边@是全順人力資源開發(fā)有限公司剛成立時打的招牌。起初,公司生意并不樂觀。隨著勞動力供需市場出現(xiàn)逆轉,珠三角出現(xiàn)“民工荒”,張全收的業(yè)務一年比一年好。在珠三角加工行業(yè),打工者只需三五日培訓便可從事許多低端崗位。企業(yè)只需提前向全順做好用人計劃,就不愁要工人時沒人,不需要工人時也不用為工人額外的生活費發(fā)愁。
就這樣,全順旗下工人由幾百人、幾千人增加到上萬人。后來,再介紹工人就不免費了,在保證工人工資前提下,全順向廠家收取管理費。全順以獨特的人力租賃方式先后與數(shù)十家外資和民營企業(yè)合作,服務范圍跨越深圳、東莞、珠海、廈門、福州、鄭州等地區(qū),涉及電子、玩具、塑膠、飾品、食品等諸多行業(yè)。
“全順模式”成了名牌
“工人工資一分錢不欠,萬一用人企業(yè)攜款逃跑,即使借錢,工資也全部發(fā)放。”張全收這么說,也確實這樣做。
2005年10月,張全收“打包”出去的工人在一家玩具廠干了一年,老板突然“人間蒸發(fā)”,欠工人一大筆工資。張全收動用公司家底,又找朋友借錢,付清了240多萬元欠薪。
在全順,工人有頭疼腦熱,有廠醫(yī)診治;大病送醫(yī)院,由公司負責全部醫(yī)療費用。幾年來,花在員工生病和意外傷害等事件中的費用達數(shù)百萬。為改變部分農民工不夠文明、不講衛(wèi)生、缺乏誠信、自由懶散的作風和生活習慣,張全收不斷在公司內部強化崗前培訓和崗位培訓,逐步形成一套既充滿親情又紀律嚴明的“準”軍事化員工管理機制。
作為公司管理者,張全收強調紀律嚴明,但人性化、親情化管理也體現(xiàn)了張全收對員工的關愛。公司安排北方廚師做飯,農民工工余可以看電影、唱卡拉OK。遇中秋、元旦等節(jié)日,公司舉行聯(lián)歡會。每年臘月,公司租來十幾輛大客車,分期分批送員工回鄉(xiāng)。張全收向公司所有員工公布自己的手機號碼,員工有不順心事,均可打他的電話。
如今,不僅是河南的農民工,安徽、江蘇、四川甚至黑龍江、遼寧等地的農民工也紛至沓來,上萬名農民工聚集在全順公司。張全收說:“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順公司已派遣農民工達數(shù)十萬人次。”
新夢想:辦“農民工大學”
進入2009年,金融危機對張全收的公司沖擊不小。今年春節(jié)前,訂單數(shù)量不理想,不少員工提前回家過年?!肮と嘶丶視r,我告訴他們回去放心過年,只要有務工機會,我會馬上跟大家聯(lián)系。”年后,他為6000多名員工簽了合同?!凹词股偈展芾碣M,我也要想辦法把農民工安排出去?!?/p>
今年3月,張全收作為河南省人大代表到北京參加“兩會”。他說:“這次去‘兩會’,就是希望能為農民工兄弟做點事情。”他最關注的是金融危機下,農民工如何再就業(yè),希望政府能引導農民工進行適應市場的技能培訓。他說:“不是沒人要,而是很多農民工沒有培訓好?!?/p>
張全收告訴記者,他有一個新夢想:辦“農民工大學”。他說:“我想在深圳建立全國第一個農民工人力資源中心,培訓和派遣一體化,訂單式培訓、準軍事化管理,培訓后的農民工去哪里工作、工作得如何,要進行跟蹤。我要讓農民工兄弟擁有自信和抱負,讓他們學會踏進社會、融入社會,讓他們敢把困難踩在腳下?!?/p>
編輯: 王丹丹
相關新聞
- "媽媽食堂"已收到捐款70余萬(27 16:43:16)
- 災區(qū)學子“口渴”特區(qū)人民“送水”(27 16:41:58)
- 讓孩子們發(fā)現(xiàn)愛感受愛傳遞愛(27 16:31:25)
- 捐贈50萬在隴南建“媽媽食堂”(27 16:29:08)
- 助人為樂成就十佳的哥的姐(26 15:08:35)